|
红外线和蓝牙一样都是无线传输,但是使用的频带不同。红外线的原理是利用可视红光光谱之外的不可视光,因为红外线也是光的一种,所以它也同样具有光的特性,它无法穿越不透光的物体。红外线设备之间的连接原理是:红外线设备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都具有调变和解调的功能,当两个红外线设备进入彼此的作用区域后,设备可以自动检测其他连接或者通过用户请求来创建连接,并向其他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地址、数据速率和其他功能信息)。响应的设备充当辅助角色,并返回包含地址和功能的信息。接着,发送方和接受方将数据速率和连接参数更改为由初始信息传送定义的公用设置。最后,发送方向接受方发送数据,确认连接成功。然后连接设备在主设备的控制下开始数据传送。在两个IrDA设备间发生红外线数据连接传输时,连接上的所有传输均从主(发送)设备到辅助(接收)设备。发送方的确定发生在连接建立之初,并且持续到连接关闭。 红外线传输有SIR(serialinfrared)、FIR(fastinfrared)、VFIR(veryfastinfrared)等几种版本,最高分别可支持11512kbps(标准串口速度)、4Mbps、16Mbps。高版本可兼容低版本。随着版本的更新,发射与接收角度由原来的±15°可提升到±60°。 目前新开发出来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PDA(掌上电脑)、移动电话、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数码相机等,一般都集成了红外线传输电路。可在电子设备的侧面或顶部发现一个暗红色不透明的小窗口。台式计算机一般没直接配置红外设备,但可以通过串口、并口甚至USB连接红外线适配器的方法,使台式计算机也具有红外线传输的功能。 【出处】沈浪. 红外线:成熟的短程无线传输技术[J]. 电脑采购周刊,2000,(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