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狭义上来说,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从广义上来说,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一般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伴随着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而出现的一项新兴技术,是一种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的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创新型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加密货币领域,在经济、金融和社会各领域中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首次从技术上解决了中心化模型带来的信任问题,它基于密码学算法保证价值的安全转移,基于哈希链及时间戳机制保证数据的可追溯、不可篡改性,基于共识算法保证节点间区块数据的一致性。区块链技术以其分布式、公开透明、安全等特性使得人们可以基于互联网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进行价值交换,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基石。它可以在互不信任的环境中实现去信任中介的可信交易。与传统数据库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具有防伪造、不可篡改,以及能方便地实现智能合约等特点,被誉为一种将引发社会变革的新型技术。 区块链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交易(Transaction,一次操作,导致账本状态的一次改变)、区块(Block,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交易和状态结果,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次共识)和链(Chain,由一个个区块按照发生顺序串联而成,是整个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保存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记录(即交易),并通过密码学的方式构建一条安全可信的链条,形成一个不可篡改、全员共有的分布式账本。通俗地说,区块链是一个收录所有历史交易的账本,不同节点之间各持一份,节点间通过共识算法确保所有人的账本最终趋于一致。区块链中的每一个区块就是账本的每一页,记录了一个批次记录下来的交易条目。这样一来,所有交易的细节都被记录在一个任何节点都可以看得到的公开账本上,如果想要修改一个已经记录的交易,需要所有持有账本的节点的同时修改。同时,由于区块链账本里面的每一页都记录了上一页的一个摘要信息,如果修改了某一页的账本(也就是篡改了某一个区块),其摘要就会跟下一页的摘要与下下页的记录不匹配。如此循环,一个交易的篡改会导致后续所有区块摘要的修改,考虑到还要让所有人承认这些改变,这将是一个工作量巨大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 【出处】郑子彬,陈伟利,郑沛霖.区块链原理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