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业界对虚拟化有多种定义,具体如下: 1.维基百科的定义:虚拟化是表示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方法,通过虚拟化可以用与访问抽象前资源一致的方法访问抽象后的资源。这种资源的抽象方法并不受实现、地理位置或底层资源的物理配置的限制。 2.信息技术语库的定义:虚拟化是为某些事物创造的虚拟(相对于真实)版本,比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存储设备和网络资源等。 3.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组织的定义:虚拟化是为一组类似资源提供一个通用的抽象接口集,从而隐藏属性和操作之间的差异,并允许通过一种通用的方式来查看并维护资源。 尽管以上几种定义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它们都阐述了三层含义: 1.虚拟化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资源; 2.经过虚拟化后的逻辑资源对用户隐藏了不必要的细节; 3.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其在真实环境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 这里采用IBM对虚拟化的定义:虚拟化是资源的逻辑表示,它不受物理限制的约束。 在这个定义中,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资源可以是各种硬件资源,如CPU、内存、存储、网络;也可以是各种软件环境,如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应用程序等。比如,对于内存虚拟化而言,内存是真实的资源,而硬盘则是这种资源的替代品。经过虚拟化后,这两者具有了相同的逻辑表示。虚拟化层向上隐藏了如何在硬盘上进行内存交换、文件读写,如何在内存和硬盘之间实现统一寻址和换入换出等细节。对于使用虚拟内容的应用程序来说,它们仍然可以用一致的分配、访问和释放的指令对虚拟内存进行操作,就如同在访问真实存在的物理内存一样。 虚拟化的主要目标是对包括基础设施、系统和软件等IT资源的表示、访问和管理进行简化,并为这些资源提供标准的接口来接收输入和提供输出。虚拟化的使用者可以是最终用户、应用程序或者是服务。通过标准接口,虚拟化可以在IT基础设施发生变化时,将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最终用户可以重用原有的接口,因为他们与虚拟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底层资源的实现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也不会受到影响。 虚拟化技术降低了资源使用者与资源具体实现之间的耦合度,让使用者不再依赖于资源的某种特定实现。利用这种松耦合关系,系统管理员对IT资源进行维护和升级时,可以降低对使用者的影响。 【出处】虚拟化与云计算小组.虚拟化与云计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