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数据词典: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复制链接]

656

主题

70

回帖

229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1
发表于 2025-11-4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它是指通过一种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贸易伙伴之间传播标准化的商务贸易元素方法和标准。例如,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
EDI具有如下特点: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他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由于计算机只能按照给定的程序识别和接受信息,所以电子单证必须符合标准格式,并且内容完整准确。在电子单证符合标准且内容完整的情况下,EDI系统不但能识别、接受、存储信息,还能对单证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自动制作新的电子单据并传输给有关部门。在有关部门就自己发出的电子单据进行查询时,计算机还可以反馈有关信息的处理结果和进展情况。在收到一些重要电子邮件时,计算机还可以按程序自动产生电子收据并传回对方。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不能打开这个“邮箱”,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给自己的电子信息均自动进入自己的“邮箱”。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化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照特定的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的信息。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换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篡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出处】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全数联人才测评中心 ( 京ICP备2024094898号 )

GMT+8, 2025-11-18 07:51 , Processed in 0.094471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全数联人才测评(北京)中心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数字人才培育联盟 全数联人才测评中心学习平台 全数联人才测评中心存证平台 全数联人工智能专员认证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