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存数据库系统是指将数据库的全部或大部分数据放在内存中的数据库系统。其实现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的是有效利用内存的优势,提高数据库的性能。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高性能数据处理需求的推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内存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新方向。 与内存数据库相对应的是磁盘数据库,它使用磁盘作为常规数据存储设备,使用内存作为工作数据缓冲区。在磁盘数据中,磁盘是常规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或磁带机是数据的后备存储设备,内存作为磁盘数据库的缓存使用。磁盘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存储访问模型以及处理模型,都是面向磁盘访问特性而设计的,磁盘数据通过缓冲区被处理器间接访问,查询优化的核心是减少磁盘的输入和输出。 在内存数据库中,内存作为常规的数据存储设备,磁盘是数据的永久存储以及后备存储设备。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存储访问模型和查询处理模型都针对内存特性进行了优化设计,内存数据被处理器直接访问。 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常驻内存,消除了磁盘数据库中巨大的输入和输出代价。同时,数据的存储和访问算法以内存访问特性为基础,实现处理器对数据的直接访问,在算法和代码效率上高于以磁盘输入输出为基础的磁盘数据库。在内存数据库中,使用针对内存特性进行优化的存储结构、索引结构和操作算法,进一步优化了内存数据库的性能,因此,与数据全部缓存到内存的磁盘数据库相比,内存数据库的性能仍然高出数倍。 【出处】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